02 May, 2013

鐵娘子與博物館(三)


貓眼的世界:鐵娘子與博物館(三)



台灣立報 2013/04/26
黃懷軒

博物館法人化其實並不是新聞,甚至在英美等國也已存在許久。美國著名的史密斯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早在1846年成立時起就由美國國會授意以獨立於政府機構以外的法人型式統整並經營旗下的博物館及學術研究機構,史密斯森學會經過160多年來持續擴大,形成一所博物館群遍及全美的學術及博物館機構。但在當時不論英美的這些公私立博物館機構其實仍由私募基金及國家給予主要營運經費。

佘契爾的政策促使英國的博物館面對市場壓力後快速調整腳步,開始靠新的展示設計思維來吸引參觀者上門。但是博物館經營者很快的發現只靠門票收入無法維持一座博物館的龐大開銷,必須透過其他經營手段來滿足參觀者各方面的需求;展示設計僅是吸引民眾上門的第一步,如何讓參觀者停留並掏錢消費則成了下一階段的改變重點。

英國的博物館在80年代開始思考參觀者除了學術、求知、教育以外其他的需求,開始設置餐廳提供食物,設立博物館商店提供紀念品及衍生商品的販售。博物館加入了市場性的考量後,為了支應開銷及營運,儼然已經轉型成為一門生意,這門生意不同的是除了將本求利之外,只要是經營得當,會是門對社會發展有正面助益的好生意,而這些市場性的改變後來也影響了世界各國的博物館政策及策略。

博物館為了自籌財源,積極發展展示的方式與技術,除了培養博物館自身的研究深度與呈現能力外,也會扶植其他與供需鏈相關的設計產業;好的展示吸引參觀者上門,促使博物館商店的營收成長,專業的博物館經營者將博物館商店視為博物館經驗的延伸,賣甚麼、怎麼賣都有其背後意義,博物館商店支援博物館的營運,也延伸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博物館收入增加,除了維持營運外,可以用來改善軟硬體設施,以吸引更多參觀者,增加民眾教育的推廣成效;營收也可配合政府預算輔助,支援各類大、中、小型研究計畫,計畫成果可以促進學術研究的發展,進而提升博物館的名聲與學術地位。

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公司(The British Museum Company Ltd.)及法國的RMN集團(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國家博物館協會)都是相關概念下的產物。國家可以透過法律規範、預算的挹注審核機制及法人股份的持有比例來監督博物館的營運。透過市場機制及完善政策監督的博物館產業,可以形成一個獨門的教育產業,減少政府預算的支出,既促進學術與大眾教育的發展,且提升了創意、設計、行銷、服務、製造等各相關領域產業的正向發展。
(展示設計師)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