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July, 2013

媽媽的寶貝啊

貓眼的世界:媽媽的寶貝啊


台灣立報 2013/07/05
黃懷軒

最近政府簽了個《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被罵到臭頭,走到哪都有人在討論。可是除了「維護台灣主體性」、「開放中資會傷害台灣中小企業」的含糊評論外,幾乎所有被質疑的內容都是將中國當壞人先,例如中方資金大於30萬美元即可允許負責人及兩名幹部來台,就批評會造成大陸人只要拿出約9百萬台幣即可讓一家三口移民來台灣。派駐台灣就等於移民?大陸人都巴不得移民台灣?

這讓我想到「媽寶」,所謂「媽寶」自小被媽過度保護,啥事都要找媽,因為媽不只幫他擦屁股,還會說好話給他理由與自信。台灣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也不是沒有開放外資,許多的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當然一定受到影響,有的轉型、外移,有的倒閉,當然也有的更加擴張進步。市場是逐利的地方,只要有利可圖,自然會有產業的空間。競爭才會有進步或改變的可能,台灣現在不也中小企業林立?並沒有因為外資或境外企業的進入而倒光。反而是政府長年的保護政策,過度保護部分產業,造成企業故舊不願改變,失去了競爭的先機。台灣一天到晚在說競爭力,事實上封閉得不得了,都是關門玩自己的,再加上政府保護,只要維持這樣的狀態就不怕沒錢賺,改變產業或勞動環境只得等企業主發願才有可能。

當兵時晚點名都要唱《我愛中華》,現在大概都改唱我愛台灣了。若要將中國視為外資,就該和其他外資一樣看待,麥當勞、肯德基衝擊了傳統中小餐飲業;好市多、家樂福也打死了一堆中小型商店;聯邦快遞(FedEx)、優比速(UPS)進入台灣時本土的物流公司不也哀鴻遍野,也都不見有愛台人士出來說嘴,什麼政治認同、國家主體性根本就不是重點。我從來都搞不懂什麼叫「台灣主體性」,如果像這些愛台先進所說要維護國家的主體性,不是更該把中國當外國嗎?一邊一國,外國人來台投資不是「外資」是什麼?

要談商業就談商業,要說政治就說政治。嘴巴上要批評商業政策實際上卻是質疑黨國忠誠,其實是很無理反智的低能事兒,偏偏咱們的寶島政客及名嘴就專幹這種事。

只有缺乏優勢害怕競爭的企業會害怕開放,佔好位置的既得利益者會急於保護自己爽歪歪的小圈圈;也只有欠缺實力的產業會整天喊著要政府保護,像媽寶一樣,在家一條龍,出了門就啥都不行了。既然國家主體這麼重要,那就有點自信先把自己當個國家看唄,面對來自中國與世界的競爭本來就是必然的,扛著「台灣是母親」這種意識大旗,只是自欺的媽寶心態。
(展示設計師)

No comments: